為甚麼要住宿式書院?

整理舊文件時看到在12年前,我在澳門日報發表的一篇文章。那時要為大學遷校和創建住宿式書院的事情,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。想不到這篇小文還會引得海外的關注,澳洲一個研究和推廣大學書院制度的機構,將文章翻譯成英文,放在它們的網站,至今仍可搜索得到 (http://collegiateway.org/news/2009-university-of-macau),反而在澳門日報的原文已沒放在網上了。我記得文章見報後不久,我拿着剪報拜會了一位非常熱愛澳門,而且尤其重視澳門青年培育的企業家。只一頓飯的時間,她便答應了捐助澳門幣三千萬,並且爽快地一次過數給大學。而澳門大學在四年的校園興建期間,也順利找到所有書院的冠名捐助。可見當時社會對這個新的書院制度,十分支持,也有殷切的期待。

我是這樣說的:“在學院之外,設立了書院制度,刻意打破學生的專業分類而讓他們到校園內各個書院住宿生活。書院也不單是硬梆梆的宿舍樓房,而是一個數百人左右的院落和大家庭,書院的院長及部分老師都與學生一同住在書院內。外地學生、交換學生都被適當地分配到各個書院生活,以創造多元文化的環境。每個書院除了住房外,都有自己的書室、導修課室、康體集會場地、食堂等。書院院長及學生組織會舉辦各式的活動,例如通識敎育的導修課、周會、名人講座、音樂會、電影欣賞、歌唱比賽、體育競賽等。共同進膳是書院其中一項重要活動,有些書院還會強制或鼓勵(例如有若干次免費)學生在書院的飯堂用膳,以接觸不同年級和專業的師生。” 

幾年之後,這個制度按計劃落實了。文章中那個希望澳大在市區原址建高層教學樓和快速電梯,讓他可以方便趕去做兼職的學生,在畢業前沒能遷入新校園享受書院生活。不知他現在回想,可有羡慕師弟師妹們? 有沒後悔當年兼職太多,錯過了人生中一些寶貴的經歷?

文章又說:“每個書院都可能有獨特的個性,可以想像,某書院較關心時事,熱衷於辯論,常產生辯論隊主將;某書院活躍好動,體育明星輩出;某書院有較濃哲學氣氛,愛好探討人生哲理;某書院胸懷天下,常推動同學關心世界及國家大事;也有些書院並沒有顯著特徵,在平凡中重視個人自由發展。”

這當然是很理想化的描述。每個書院的獨特風格,需要很長的時間,又或是機緣巧合然後水到渠成。這還有好長的路要走。

“總之,多彩多姿的校園生活,只有一個目的,就是為了扶助學生的全人發展。學生通過與同輩及老師之間在校園裏的生活互動,磨練他們的道德、意志和獨立思考能力,開拓他們的世界視野,培養他們與人相處之道和擴闊他們包容不同思想文化的胸襟。在書院的同學們不但在學問上互相切磋琢磨,更在成長路途上砥礪扶持。到畢業的時候,他們已擁有一定的生活體驗和歷練,更難得的是帶着數百個親密同窗的人際關係步出書院和校園。這些都是他們日後人生道路上的珍貴資產。”

我在輔導自己的孩子升學,以及最近在某中學做關於大學生活的演講,也是一再強調要通過大學的校園生活,成就全人發展。澳大在橫琴校園實施的書院制度有八九年了,畢業生的精神面貎,來個今昔對比,應是有趣和有意義的事。

2009年的文章全文在這: 大學的校園生活—住宿式書院制度

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