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 Archives 約旦旅遊

迷失千年的古城 約旦 佩特拉

遊輪穿過蘇彝士運河進入紅海,在約旦的阿喀巴Aqaba泊岸,停留10小時。阿喀巴是約旦唯一的港口,港灣優美,是知名的紅海潛泳點。這個城市歷史悠久,遠自舊約聖經記載的所羅門王已在此經營。公元二世紀開始是羅馬敘利亞行省的一部份,利用它作為貿易港。此後千年,這個位處亞、歐、非洲交界的敏感地域,無論政權和宗教都頻繁交替,現在當然是一個穆斯林城市。它雖有眾多歷史古蹟 ,但我卻並未能稍作停留。因為此行的目的地只有一個,在Aqaba以北百多公里的迷失古城 — 佩特拉 Petra。佩特拉古城是UNESCO世界文化遺產,2007年也被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蹟。秘魯的馬丘比丘是他的姐妹城市,証明斤両十足。奪寶奇兵Indian Jones 更令這個曾沉寂千年的古城,名噪一時。

During a cruise voyage last year, I disembarked at Aqaba of Jordan. While Aaqba is an ancient city worthy to visit, I had to skip it but travelled 100+ Km north for a “Lost City”— Preta. It is one of the“New 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”, a UNESCO World Inheritage and the sister city of Machu Picchu.  Hollywood’s Indian Jones and Last Crusade have further made it known to the world.

約旦沒石油,不算富有。

這個大約在西元前一世紀,在高山峽谷中由岩石雕鑿出來的城市,在十九世紀被發現時,西方詩人為它的美麗驚嘆,詠為 “玫瑰古城”。其實在峽谷變化的陽光映照下,它的顔色豈只是瑰玫紅。由淺黃到深啡,淡橙到瑰紅,就看你有沒耐性守候。築起古城的是來自阿拉伯西部的納巴泰人Nabateans,他們在此險要之地建立了自己王國的首都。在興旺的時候,古城人口多達三萬。當時這裡是阿拉伯到大馬士革、埃及到巴比倫的通商樞紐,同時也是絲路貨物的轉運站。Nabateans既善於營商,也精於工程。古城依山鑿岩而建,水利系統也非常傑出。Nabateans原是逐草而居的遊牧民族,沒有自己的建築傳統。但他們利用通商交流的優勢,建築藝術同時吸收了亞述、埃及、希臘和羅馬的風格。

It was a “Rock” city built by Arabic Nabatean more than 2000 years ago. It was once a trading hub of middle east to Mediterranean Sea. However, after a change of trading routes and two earthquakes, the city was abandoned after 6th century and became unknown to the western world. It was re-discovered in 1812 by a Swiss traveler and until now, only 15% of the site has been uncovered.

公元106年Nabatean 王國被併入在羅馬帝國下,古城改名為 Petra (希臘語音,意即石頭)。過了百多年後,海上貿易開始逐漸取代Petra陸上通商樞紐的地位,古城繁榮不再。四世紀的一場地震將沒落中的Petra更推向衰敗。六世紀中的另一場地震之後,水利系統全毀,古城終被荒廢,甚至被世人遺忘,只成為傳說的迷城 The Lost City。直到十九世紀初,瑞士探險家扮成穆斯林深入峽谷找尋,終於讓它重見天日。目前古城只開挖了15%,剩下的還淹埋在砂土之下。所以如有機會多年後重去,可能又已有新的出土發現。

由於從阿喀巴港到古城的交通時間較長,又擔心排隊買入場票會耽誤了時間,以及在古城中可能迷路 (後來知道其實路很易找),於是報了郵輪貴貴的€170一天遊, 全程9.5小時,包早、午餐和導遊 (不過比較過價錢,包的士來回+門票也要€130,所以這團還是報得滿額)。經過2個小時的車程,終於到了。但下車之後還要步行0.8公里的碎石路,才來到古城的隠蔽入口:Siq 的起點。沿碎石路上看到很多有點像山西窑洞的建築。有的是洞穴屋,也有的是墓穴。導遊說,洞穴門面有階梯狀裝飾就是墓穴,可以引領亡者上天堂。

終於來到Siq的入口。古城難以被發現,是因為它在隠蔽的峽谷後面。你必須通過這條長1.5公里,被稱為Siq 蛇道的狹谷通道才能到達古城。蛇道最窄處僅2米,最寬處也只有約7米。這兩段共長2公里多的路,也可以雇用馬車或騎馬代步的。於是在狹窄蜿蜒的蛇道內,常有人、馬、車爭路的險境。尤其愈是險要的地方,愈多人停下來,堵著路拍照。剛好馬車和騎士又呼喝殺到,於是亂成一團,好不熱鬧 —- 兩千年前,繁盛的王國首都,也許正是如此!

跟著導遊沿著Siq走,穿過重重山峽,你突然“嘩”了一聲。因為原來蛇道走完了,眼前豁然開朗。陽光之下,一座在岩石中雕鑿出來,高40米高的神殿巍然聳立在一個大廣場上。這便是赫赫有名的 “寶藏” Treasury。為甚麼這樣命名?原來最初誤以為是一座宮殿,傳說內藏埃及人的珍寶。後來經發掘考証才認定是Nabatean 國王Aretas III 的墓穴。不過以考古價值而言,它確是寶藏。

此後視野開闊,走在稱為 Street of Façade 的道上。我們的導遊非常盡責,講解得很詳細,於是走得很慢。我計算時間,跟著他的進度不可能看到我計劃要看的兩個重要景點。他解說的我又多已在網上看過,於是和他約好下一程上車的集合點和時間,然後離隊出走去也。

獨自走過Street of Façade,便到了雄偉的Nabatean劇場,它的舞台和可容數千人的觀眾席都是從岩石中雕鑿出來。據說古城併入羅馬後曾作修建,所以看來也像羅馬的露天劇場。這裡已離開峽谷,在充沛的陽光照射下,更見紅岩鑿成的劇場色彩艷麗。劇場地下還可見到輸水系統的遺跡,於是在細看之下停留久了。。。

走過了劇場,望向右方三,四百米外的山上,見到雕飾漂亮的Royal Tomb 皇室墓穴,在太陽下閃閃發光,引誘我過去。但這要走過河的對岸,再沿階梯上山。看看時間只好放棄,因為我還要去看最後一個重點:市集遺跡。於是繼續沿路前行,大約半公里後終於抵達我計劃中最遠的景點:柱廊大街 Colonnaded Street 。排列齊整的圓形柱所在應是市集的商店吧,據說應該還有浴池、廟宇,不過我找不到。時間己差不多,但心中還是記掛著 Royal Tomb。於是決定立即掉頭走回 Nabatean 劇場,然後過橋渡河,氣喘喘的急攀上山。皇室墓穴有好幾座,我只能勉力爬到山坡上最低的一座看看。其他的只好遠拍幾張相片,便不得不無奈離開。

回程要用半跑的方式了,沿來路走回Treasury (見到光綫不同,又忍不住再拍幾張)、穿過蛇道和碎石路,趕到入口的集合點,已遲了幾分鐘。更急的是看不到導遊和團友,莫非走了不等我? 急了一會,終於見到其他團員。原來是導遊在Nabatean劇場解散後,定了一個比約我還遲10分鐘的會合時間,真是虛驚一場。

上車之後,我們去了Petra以北8公里,叫 “小Petra”的古城。它有和Petra類似的峽谷通道和岩洞建築。但洞穴較高大,而且開放讓遊人入內參觀。有些要攀上十多米高的石級才可進入,也有可觀的壁畫。

回去的車程又是2小時,到達遊輪己差不多到預定的開船時間。根據郵輪半小時前要登船的規定,我們算是犯規。不過這是遊輪辦的 “官方”岸上旅遊團呀!這團人便得以大搖大擺,不知廉恥地嘻哈回到船上!然後跳板立即升起,遊輪鳴笛起航。Petra,我們還會再見嗎?

Related Post:

5